日前,南海西部文昌19-1-C7H1井產油300立方米,是側鉆作業前產量的近12倍,成為該油田主力產油井。
這口井的高產,得益于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下稱湛江分公司)的調整挖潛舉措。今年,湛江分公司已投產21口調整井,整體生產形勢較好,預計可增油約56萬立方米油當量,累計增油量可達308萬立方米油當量。
大力實施調整挖潛是湛江分公司近年提升油氣產量的重要舉措。今年,公司還將繼續計劃投產調整井,工作量和產量再上臺階。
南海西部油區地質油藏復雜,多年來,通過采用滾動勘探開發、捆綁開發等辦法,已實現對潿洲、文昌等一系列斷塊、邊際油田的高效開發。然而,隨著生產年限的延長,許多油氣田含水上升,產量遞減加快。為確保油區穩產上產、始終在千萬噸以上水平運行,湛江分公司一方面加快新油氣田的勘探與開發,另一方面通過實施調整井,深挖在生產油氣田的潛力。
調整井,就是在原有井網基礎上再鉆井,以盡量動用現有井網無法動用的儲量,提高已開發油氣田的采收率與開發效益。湛江分公司統籌協調,做到精密部署,確保效果。
案例一:潿洲12-1油田
潿洲12-1油田屬于典型復雜斷塊油田。該油田平面多塊、縱向多層、儲層非均質性強、物性和產能差別大。投產18年來,主力油組進入開發中后期,產量逐年遞減。為扭轉這一局面,湛江分公司打破固有思維,提出“整體加密調整”的挖潛思路。經近一年的深入研究,制訂了調整方案。
潿洲12-1油田7口調整井于2013年開始實施,后又陸續新增5口調整井。2016年,又新增PUQ側鉆項目5口調整井,使油田的調整井總數達17口,從整體上扭轉了生產局面。
在調整井實施中,湛江分公司形成了一套極具成效的海上復雜斷塊油藏開發中后期整體調整的技術體系,有效指導了北部灣同類油藏的二次開發。
案例二:文昌19-1油田
文昌19-1油田ZH2I油組是典型的厚層大底水油藏,油層厚度達100米,縱向上發育多套隔夾層,平面上又被小斷層切割,非均質性強,水驅規律特別復雜。該油田2008年投產,經多年生產與調整,含水率達85%,采出程度近40%,平均井距達到約220米。
為扭轉油田“老態龍鐘”的現狀,湛江分公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基礎資料入手,將油藏平面分為4個部分,縱向分為7層,細分為28個小區域精細研究,運用數值模擬和油藏工程計算相結合的手段,充分論證了各小斷層的封閉性。已先后在密集的井網中部署3口調整井,目前,已累產油15.2萬立方米。
信息來源:中國海洋石油報